江苏是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第一大省,去年造船完工量2281.8万载重吨、新接订单量5225.7万载重吨、手持订单量9825.4万载重吨,同比分别增长18.3%、48.8%、49.9%,三大造船指标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。出口各类船舶1042.2亿元,同比增长59%,同样位居全国第一。2025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继续稳居第一,分别占全国的45.9%、25.5%和41.7%(以载重吨计)。
江苏拥有扬州中远海运重工、招商局重工(江苏)、南京金陵船厂、中船澄西、苏美达船舶等国有船厂,也有南通中远海运川崎、韩通重工等合资船厂,还有扬子江船业、新时代造船、三福船舶等民营巨头。
作为中国最大民营船企,扬子江船业上半年实现营收129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130亿元略有下滑;净利润达42亿元,同比增长37%,创历史新高;毛利率提升7.8个百分点至34.5%。其中,核心船舶制造板块、航运板块、其他业务(包括贸易、船舶设计服务及投资性物业)收入分别为122.5亿元、5.1亿元、1.17亿元。
1-6月集团完工交付23艘新船,包括8艘集装箱船、5艘散货船、1艘气体运输船、9艘油船/化学品船,实现全年56艘交船目标的四成。截至6月底,手持订单236艘,包括集装箱船107艘,散货船39艘,各型气体船26艘,油轮64艘,交船期排至2030年。价值共计232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652.5亿元),其中清洁能源船占比74%。
提起扬子江船业,自然绕不开创始人、集团名誉董事长、“中国民营船王”任元林。1953年,他出生于江阴。22岁时入职江阴造船厂(扬子江船业前身),成为一名烧焊工,勤奋刻苦的他只用了三年,就成为厂里的电焊第一人。随后在厂方安排下修读两年船舶设计,又主动报考广播电视大学攻读经济学,“学到很多管理上的东西。”
1997年,当了12年副厂长的任元林成为掌舵者。他果断带领企业进行改制,将这家县级国有船厂成功转型为民营企业,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。与此同时,重新进行市场定位,取消修船、拆船业务,聚焦集装箱船和海洋工程船等出口船。
为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,2007年4月,任元林带领扬子江船业登陆新加坡资本市场,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民营造船企业。同年12月,联合天元、恒高、扬船劳务、中舟海洋等公司组建成扬子江船业集团。
2020年4月,任元林儿子任乐天接棒成为集团董事长。往后发展,扬子江船业不断创造历史,接连成为国内第一家进军超大型船(VLGC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/VLAC超大型液氨运输船/VLEC超大型乙烷运输船)、大型LNG(液化天然气)船建造领域的民营船企。
今年2月,投资30亿元打造的扬子泓远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,计划明年年底完工,该厂区第一艘新造船预计在2027年交付。3月24日,集团完成对舟山常石造船(日本常石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)的注资。这也是扬子江船业与常石集团的第二家合资船厂,此前双方已从2022年开始共同管理合资公司扬子三井造船。
8月12日,扬子江金控(2021年12月由扬子江船业集团分拆投资业务部门成立)发布公告称,将旗下海事基金与海事投资业务分拆,成立扬子江海事发展,并计划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以介绍方式上市。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此次分拆不仅是资本运作,更是任元林“第三次创业”的关键落子,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航运治理提供重要范本。
今年上半年,扬子江船业共承接14艘新船,包括12艘集装箱船(8艘1700TEU,3000TEU、4488TEU各2艘)和2艘83000载重吨散货船,价值5.4亿美元,仅完成年度60亿美元接单目标的约9%。
不过下半年以来,集团正在加快接单步伐。8月份陆续承接22艘新船订单,包括18艘集装箱船(3000TEU、4300TEU各2艘,1100TEU、1800TEU各4艘,2900TEU 6艘),2艘4万立方米LPG(液化石油气)船,2艘8.3万载重吨散货船。总价值约为9.2亿美元,将在2027年至2029年交付。
股票配资开户多少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